2014年04月25日08: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在翻譯日本講談社著作基礎上,推出的簡體中文版同名叢書《中國的歷史》,首印的兩萬套剛上架即供不應求,一個月內加印三次。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在翻譯日本講談社著作基礎上,推出的簡體中文版同名叢書《中國的歷史》,首印的兩萬套剛上架即供不應求,一個月內加印三次。日本《新華僑報》近期文章表示,這套十卷本歷史著作能夠掀起“歷史熱”,是令人欣慰的事情。與此同時,也不妨反思:此種現象何以產生?
文章摘編如下:
無論鑒于紙質出版物受數字閱讀的沖擊而呈現萎縮勢頭,還是當今社會文史哲學科邊緣化的現狀,這套十卷本歷史著作能夠掀起“歷史熱”,都是令人欣慰的事情。與此同時,也不妨反思:此種現象何以產生?
雖然三言兩語難以回答清楚,但從出版物作為商品,滿足供求雙方需要的角度入手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疑問還是能夠迎刃而解。
正如叢書譯者之一、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所言:“在國際中國史研究中,日本學者有獨特的優勢。”這里“獨特的優勢”除了地緣相近,再就是歷史上日本長期從中華文明中汲取養料,文化上存在諸多相似之處。由此形成的深入細致了解,為日本開展中國史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另一方面,近年來,發行單本書或將文章結集、將舊作輯為叢書,是中國出版業策劃“大學者為大眾著書”時的常用方式。如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書”、中華書局的“大家說史系列”。其中不乏成為品牌者,名家舊作多次重印,也足以體現經典的魅力,然而,缺少新鮮血液的注入,卻也是不爭的事實。日本學者所著中國史在華熱銷,即折射了這一缺失:出自中國學者之手,能夠體現研究進展和動態的高水平同類讀物,目前并不多見。
對此現狀,有中國資深出版人指出,出版界與學術界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合作,是關鍵原因。當然,改變絕非一日之功,但如果說這套書的走紅,表明中國讀者對“以專業的方式做普及的學術”存在很大期待,總結經驗,有所借鑒,仍不失其必要性。
首先,《中國的歷史》各卷的作者匯聚了日本中國史學界的佼佼者。相比中國學者偏于專精,日本學者在通識上更勝一籌,由此形成寬闊的學術視野,得以居高遠眺,“一覽眾山小”。提及語言能力,熟練運用英語、漢語的日本學者不在少數。而閱讀第一手資料和原典的能力,恰恰有助于增進對異域文化的了解和認識,有所比較、得出結論。
此外,日本的學術研究態度嚴謹,強調證據的真實性。《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夏王朝》的作者宮本一夫先生為了寫作,足跡遍布中國多地,參與大量的考古發掘;《始皇帝的遺產:秦漢帝國》作者鶴間和幸先生幾乎每年都到中國內地來考察。
其次,將專業知識寫成大眾讀物,介紹學界的最新成果、觀點,使知識的傳播最大化,是日本學者素有的傳統。而中國學者在現有學術考評體系下,大多無暇或不愿做這樣的普及工作。其實,雅俗共賞并非易事。
再次,出版社具備較強的組稿和發掘能力。日本的學術出版同樣需要自掏腰包或出版基金補助,但出版社常與專業領域的人士約稿,起到了鼓勵和支持的作用。而且,出版社對作者及其學術研究給予尊重。另一位中文作序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許宏認為,套書“鮮活地保留了原作者的想法”:“人文社會的優秀成果一定是學者個人的東西,這套書就把豐富多彩的學者的思想呈現了出來。”
應該說,上述三個方面是相互促進的。一流作者是高質量著作產生的前提,民眾的文化水平通過閱讀得到提高,又勢必推動全社會的進步程度,由此形成良性循環。(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