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4日10:40 來源:人民網(wǎng)-日本頻道
中國有一種始于宋代的說學逗唱曲藝——相聲。就好比日本的落語或漫才,要想說相聲,不僅得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對中國歷史文學、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也不可或缺。本期為您介紹的主人公,是一位師從中國師傅、挑戰(zhàn)這門難度極高的傳統(tǒng)藝術的日本留學生——西田聰。 |
“因為自己是關西人,很喜歡逗人笑”西田說。身在中國就要學習中國的文化,西田被中國的逗笑藝術“相聲”所吸引。為了運用自己所學的中文,西田來到了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相聲藝術家丁廣泉先生免費開設的相聲講堂學習。然而,現(xiàn)實卻很殘酷,丁先生認為西田“中文的表達能力不足”,開始并沒有看好他。西田并未因此氣餒,他向老師表現(xiàn)出自己對相聲的喜愛,終于被收為學徒留在講堂學習。回想起當時的情形,丁老師回憶道,“我是被他的熱情打動了。雖然我有好幾百人學徒,但他是第二個日本人”。之后,丁老師開始給西田布置課題,讓他背相聲段子。每個段子西田都認真練習,每次在師傅面前表演時都見長的中文水平,著實令師傅驚訝。就這樣,通過記誦這些富含中國典故的相聲段子和靈活表達,西田的中文水平也飛速提升,他開始積極參與各種中文演講比賽,運用自己在相聲中所學習到的傳統(tǒng)文化而屢屢獲獎,被評為該校“學習中文的榜樣”。
關于日本漫才與中國相聲的不同之處,西田認為就好比中文中“搞笑”與“逗笑”之間的差別。所謂“搞笑”,就是無論用什么方法,只要讓對方笑出來就是王道。西田覺得日本漫才與此很像。而所謂的“逗笑”,并不以惹對方發(fā)笑為最終目的,而是通過一系列表演讓聽者自然而然地笑出來。相聲即為“逗笑”,內(nèi)容大多是向現(xiàn)代人介紹過去的故事,通過幽默的語言表達、遣詞造句及韻律逗觀眾笑。因此,在欣賞相聲時,觀眾捧腹大笑的情形并不多見。西田覺得,相聲的奧妙之處在于聽眾不是聽完笑笑就完了,而是會留有余味。常常聽過之后會深深體會到其中所蘊含的的道理和教訓,這其中一定會有個學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