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8日13:35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參加完在荷蘭舉行的核安全峰會回到東京,日媒稱贊他“不再保有武器級核材料”的表態令世界放心,同時認為他向歐洲“交代”歷史認識的態度“有誠意”。不過,對于日韓首腦在荷蘭會晤時的尷尬和冷場,日本輿論坦承鄰國心里的歷史創傷并未因此得到彌合。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參加完在荷蘭舉行的核安全峰會回到東京,日媒稱贊他“不再保有武器級核材料”的表態令世界放心,同時認為他向歐洲“交代”歷史認識的態度“有誠意”。不過,對于日韓首腦在荷蘭會晤時的尷尬和冷場,日本輿論坦承鄰國心里的歷史創傷并未因此得到彌合。有韓國媒體稱,安倍靠著這場“遇強則弱”的極致政治表演,暫時逃脫國際輿論的指責。西方則繼續對“這個扭曲歷史的男人”的忠誠度打問號,在一些人看來,日本現政權在歐美的負面形象“已經定型”。隨著中韓領導人相繼訪問德國,世界輿論都在關注,這個反省戰爭罪責的榜樣能否用來“徹底敲打日本的健忘癥”。
對于安倍此行的表現,日本《讀賣新聞》稱,安倍在峰會上表示,將與七國集團的成員國緊密合作解決烏克蘭問題。這彰顯日本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日本經濟新聞》27日社論稱,主要國家就防止核恐怖活動達成一致,是此次峰會的主要成果。日本已經擁有44噸钚,但國內的核電站全部停止了運轉,繼續保有這么多核材料當然讓人存疑,安倍明確表示“不保有無用處的钚”,讓世界放心,也樹立起了日本負責任的形象。
向世界解釋日本歷史觀也是安倍歐洲之行的重頭戲。日本時事通訊社稱,安倍在歐洲期間積極宣傳日本“正視歷史”的姿態。核峰會前,安倍訪問了阿姆斯特丹的“安妮-弗蘭克之家”博物館,并主動對該館館長表示,將“謙虛地面對歷史”;23日在與荷蘭首相會談時,安倍也主動談起自己的政治信條——“很重視真摯面對過去”。文章稱,安倍這是在努力平復歐洲對日本右傾化的印象,并且針對中國在世界開展的“反日公關”發起反攻。
德國洪堡大學國際政治學者霍爾特曼27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安倍此次歐洲之行中主動“交代歷史認識”,是因為他參拜靖國神社給歐洲留下陰影。加上中國一直在歐洲就歷史問題批評日本,安倍其實是“被動應戰”,談不上加分。當天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日本九州大學一名教授稱,參拜靖國神社后,安倍又將中日兩國比作一戰前的英德,這讓世界加強了對其“軍國主義化”的警惕與批評。由于中韓首腦也出席峰會,因此峰會主題雖然是核不擴散,歷史問題繞不開。法新社報道稱,日本與鄰國的關系處于低谷,2月份東京圖書館大量《安妮日記》被人毀壞,安倍在此刻走訪弗蘭克博物館,意在修補因其右翼色彩引發的公共關系緊張,尤其是日韓外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