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16:01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自1949年湯川秀樹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來,日本至今共獲得18個諾貝爾獎。為什么日本在最近的60余年中涌現出如此之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呢? |
李仲生教授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 陳建軍)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昨晚揭曉,廣受關注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再次與之擦肩而過。盡管今年沒有一名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獎,但自1949年湯川秀樹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來,日本至今共獲得18個諾貝爾獎,其中物理學獎7人,除了江崎玲於奈1957年發明的新型半導體直接應用于生產之外,其他6人都是在理論物理學領域頗有建樹。為什么日本在最近的60余年中涌現出如此之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呢?就此問題,人民網日本頻道記者獨家采訪了中國經濟學家(日本千葉大學經濟學博士)李仲生教授。李教授認為,這一成就的取得與日本獨特的科技戰略、科技界的傳承精神、科學家的勤奮刻苦和團隊精神以及社會地位等多方面因素密不可分。李教授的分析如下:
日本的科技戰略是獨特的,其模式與美國和歐洲大部分發達國家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科學技術要轉變為生產力必須經過“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開發研究”的漫長過程,像美國、前蘇聯和歐洲的發達國家,都是從這種模式走向科技強國的。但是,日本曾是相對科技后發國家,為了盡快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它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從開發研究著手,再向應用研究溯源,最后再深入到基礎研究層面”的策略,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由此產生了許多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從日本的基礎研究看,日本科學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絕非偶然。1998年,日本科學家發現中微子有靜止質量;2001年,日本科學家找到了宇宙中存在“宇稱不守恒”現象的有力證據;克隆牛技術基本達到實用化水平;正在研制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宇宙模擬器”。此外,日本在納米和新材料技術等領域都位于世界前列。在生物技術、生命科學、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機械、環境、材料和能源技術等領域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正因為如此,日本自戰后頻出諾貝爾獎大師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科學家視野開闊,注重國際交流。例如198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利根川進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他的科學成就都是在美國的實驗室中取得的;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白川英樹和2001年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都曾在美國大學進修,均了解各自領域最新的研究動向。而一流的實驗條件為日本科學家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特別是對像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等非常強調實驗的學科來說,一流的實驗條件顯得尤為重要,有時候甚至是決定性的。2001年野依良治獲獎后,日本政府撥?7000萬美元為他建立實驗設備先進的研究中心。日本正是憑借其精湛的加工工藝和雄厚的產業基礎,為科學家進行創新研究提供了世界一流的工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