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 (張麗婭、玄番登史江)齋藤淳子是土生土長的東京人,也是一位“老北京”。自上世紀90年代來到中國,她已在北京生活了26年,在此期間,留學、工作、結婚、生子,為中日媒體撰稿、著書等。齋藤的作品大多聚焦中國普通民眾的生活,她說,日本人對中國的認識與現實有很大的偏差,“希望日本讀者能夠了解更多中國的日常,讀完之后就像與中國人面對面聊天那樣,能夠看到他們的表情。”
日本作家齋藤淳子。人民網記者 張麗婭 攝
講述真實、多面的中國
在近期出版的新書《shin·中國人》中,齋藤以戀愛與婚姻為切入點,介紹和分析了中國年輕人的戀愛觀、婚姻觀、與父母的代溝,以及在急劇變化的時代中的奮斗與苦惱。齋藤說,之所以選擇這樣的主題,是因為希望能寫出讓自己“心跳”的作品,而“戀愛”是世界共通的能帶給人心跳的話題,通過戀愛和婚姻可以看到社會的很多方面,能夠讓日本讀者了解當今中國社會。
新書的標題采用了有趣的文字游戲,“shin”的讀音在日文中對應多個漢字,如“真”“新”“深”。齋藤介紹說,標題中沒有對“中國”采用一個固定的形容詞,是希望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通過這本書打破對中國的固有印象,看到一個真實的、多面的中國。
齋藤在書中結合了大量的采訪和友人、鄰居等普通人的講述。“只看數據是無法了解社會全貌的,生活在那里的人們怎樣看待這個社會,有著什么樣的生活狀態,我希望把這些傳遞給讀者。”齋藤說道。
齋藤在北京舉辦《shin·中國人》新書發布演講會。玄番登史江 攝
“愛”會成為契機
在日本的網上書店,有一位讀者留言稱:“讀完《shin·中國人》,感覺中國人變得可親了。”齋藤說,這是她最理想的評價。
“我并不想表達中國全部都好,就像每個人一樣,彼此都有缺點。但如果對中國的優點視而不見,不抱有謙虛的態度,日本也不會有所發展。只盯著彼此的缺點就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而能夠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只有‘愛’。”
齋藤解釋說:“‘愛’不僅是指異性之間的浪漫情感,對可愛的小貓、喜歡的咖啡流露出來的都是‘愛’,這種情感可以超越國界。有人因為喜歡某個中國運動員而喜歡上了中國,這種感性認知非常重要,而現代的生活方式往往更注重理性,考慮選擇哪一個更有利。”
齋藤說,她最希望“討厭中國的人”讀一讀她的書,如果有人以她的書為契機愿意去了解中國,對中國的認知發生了改變,這便是她最大的欣慰。
居住在中國的理由
2013年,中日關系因釣魚島問題進入“嚴冬”之時,齋藤參與編著了《在華108名日本人:即便如此我們仍在中國居住的理由》一書。108位在中國不同城市生活多年的日本人,講述了他們的所見所聞以及選擇留在中國的原因,與當時日本媒體報道的“過激反日”形成鮮明對比,在日本引起較大反響,為陷入低谷的中日關系注入了一股正能量。
對于自己長居中國的原因,齋藤說,中國在“變化中迸發出的活力”是最吸引她的地方。“上世紀90年代剛來中國時就感受到了這種氛圍,大家都相信明天會更好,只要努力工作就會打開新的世界,我被這種熱情所打動,這也是中國最有魅力的地方。中國在近二三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理解中國就必須要理解這種發展有多快、有多復雜。”
齋藤平時非常關注中國的新鮮事物和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年輕人討論的熱門話題,思考背后的原因,與身邊的人交流看法。這成為她寫作的源泉,也使她在中國的生活“常住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