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潘小多】作為“療愈”一詞的起源國,日本也有著很多療愈消費體驗,從形式上看,或靜或動,或外化于行,或內化于心。
回歸自然是日本比較主流的療愈休養方式,例如露營、爬山、遠足、泡溫泉等。自然界中的各種天然成分可以對人體起到適度的刺激,其功效也得到廣泛認可。沒有時間走入自然的時候,還可以將自然搬回家中,比如說通過園藝去緩解壓力。日本2022年的家庭花園和菜園市場規模達到2400億日元(100日元約合5.14元人民幣),其中20-39歲的人群占79.8%,用戶群體充滿朝氣。
除了這些常見的方式外,務農也是回歸自然的絕佳方式。在鄉間小住,割草種田,捕魚撈蝦,勞作之后的農家飯也格外香。務農體驗者在親近自然的同時,還可以開開心心地接受大自然的饋贈,讓很多都市人都感到新鮮有趣。種植和收獲與城里的日常反差很大,帶來的療愈效果也更顯著。務農體驗本身也可以促進鄉村經濟,加強城鄉居民的相互了解,能夠產生許多經濟效益以外的社會效應。
其實,大隱隱于市,還有一種自然鑲嵌在城市中。近年來,日本的一些寺廟允許社會人士參加到清晨的清掃活動中。比如位于東京都港區的增上寺,已經連續4年接待普通人參加“掃除早課”。在城市的晨曦中,聽著樹葉間傳來的鳥鳴和掃帚劃過細沙的簌簌聲,掃凈了寺院也滌凈了內心。日本NHK電視臺報道稱,有位上班族大叔每周都會早起一天,掃完寺院再去上班,據說可以“重獲能量”。
當然,療愈放松不只有自然、內斂、平和的方式,還有一些相當狂野的方式。比如去年開始流行的“扔斧頭”。這個和幾年前流行的“掄斧頭”有所不同。掄斧頭主要是破壞,比如砸墻、砸瓶子、砸家電等。而扔斧頭是要將斧頭投出去,砍中對面的靶子。砍中幾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心里的郁結之氣給扔出去。
有意思的是,來“扔斧頭”的有很多是年輕女士。石原女士就覺得扔斧頭一點兒都不難,練兩三次就能輕易砍中靶心。每次30分鐘,出一身透汗,心里的壞情緒也好像蒸發了出去。《環球時報》日本特約記者觀察到,東京池袋附近有一家既可以“掄斧頭”,又可以“扔斧頭”的場館。掄斧頭砸碎1件家電加10件易碎品是4380日元,數量翻倍是6980日元。扔斧頭半小時收費2480日元,一小時2980日元。
目前,日本的“休養市場”規模在2019年時達到3.9萬億日元,預計2030年時將達到14.1萬億日元。休養適用范圍包括“所有因過度的身體或精神活動以及疾病等導致的不適,同時伴隨主體身體活動能力的減退和渴望休養的強烈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