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福島縣和宮城縣的4個民間團體向日本經濟產業省和東京電力公司遞交了反對核污染水排海的約18萬人聯合署名,要求采取其他方法處理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截至4月4日,已經收集到185774個署名,其中網絡署名6128個,紙質署名179646個。
事實上,自日本政府2021年單方面決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后,日本國內外的反對聲浪不斷。核污水排海為何遭到日本國內一些團體的強烈反對?排污入海可能造成哪些世界性災難?周邊國家該如何應對?
核污水排海為何遭到日本國內一些團體的強烈反對?
眾所知周,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漁業資源豐富。福島周邊的漁場也是當地漁民多年來賴以生存的依靠。據日本媒體FNN報道,福島縣漁業者對東京電力公司的核污水排放計劃一直持反對態度。漁業者擔心此舉將使外界對當地水產品的安全產生憂慮,導致魚貝類等水產品失去銷路。福島大學名譽教授今野順夫表示,福島縣以水產為支柱產業,污染水排放將給產業發展造成混亂,同時也危害普通民眾的生活。
2021年4月13日,抗議者在日本東京的首相官邸外反對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圖片來源:新華社
此次18萬人的聯合署名主要由宮城縣漁業協同組合、福島縣生活協同組合聯合會等4個團體遞交。聯合署名指出,東京電力曾向當地漁業者承諾,在沒有獲得利益攸關方理解前,不會擅自做出任何處理。
然而據日本媒體報道,東京電力公司計劃在今年4月中旬開建用于排放福島核污水的海底排水口,計劃將核污水通過海底隧道引流至離岸1公里的海中排放。截至目前,該工程的地面部分工程已完工,一旦海底作業啟動,就標志著排污準備工作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如此出爾反爾不僅讓日本漁業倍感憂慮,日本學界也不乏反對聲音。日本龍谷大學政策學部教授大島堅一近日對媒體表示,核污染水含有何種放射性物質,對生物有何影響均無法得知。福島核電站事故導致嚴重核輻射污染是不爭的事實。排放計劃非常不科學,須重新討論。
排污入海,影響幾何?
毫無疑問,核污水排放將影響海洋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安全,是社會非常關心的問題。
有專家認為,核污水排放對海洋環境影響程度,取決于所排放放射性核素的種類、濃度、總量、排放位置和排放時間,以及特定放射性核素與沉積物、海洋生物等海洋環境關鍵要素相互作用等復雜過程。
我國與日本一衣帶水,早在2013年年底,已監測到來自福島核事故的污染物質進入我國管轄海域。
專家解釋,核污水的影響時間與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有關。所謂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強度達到原值一半所需要的時間。
以半衰期約為兩年的銫134為例,在經歷5個半衰期后,放射性強度降為初始值的1/32,這意味著經過10年左右時間,銫134在環境中已衰減到可以忽略不計。銫137半衰期則長達30年,放射性強度降為原值一半需要30年。
2012年,日本農林漁業部(MAFF)監測結果顯示,福島周邊海區捕撈的魚類仍有40%輻射超標。幾乎同時,美國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文章稱,在美國加州沿岸捕獲的藍鰭金槍魚中,檢測到福島核事故釋放到海洋中的放射性物質。
相關專家表示,目前人類尚缺乏對進入海洋的人工放射性污染物質進行有效處置的技術,只能通過放射性物質自身衰減和海洋水體的稀釋擴散降低污染濃度。
雖然福島核電站泄漏的碘和銫的總量相當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泄漏量的10%左右,但卻是人類和平利用核技術以來對海洋生態環境直接造成污染的最為嚴重的核事故。某些半衰期長的人工放射性核素能夠在海洋生物體內富集,并通過食物鏈傳遞遷移,比如鍶90是親骨性放射性核素,容易富集在骨骼上,而銫137比較容易在肌肉、肝臟部位富集,這些核素隨食物傳遞到生物鏈頂端,進而對人類的生存安全產生潛在威脅。正因如此,福島核事故的影響會長期存在,而且傳遞過程非常復雜。
周邊國家該怎么辦?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翰靈認為,日本作為使用核電的國家,有義務保證核電站正常安全運行,即便是遇到地震這樣不可抗因素,也有義務保證發生核事故后,盡可能地避免和減少對其他國家、對全球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損害。
另一方面,從國際法角度來看,日本也無法免責。在如何處理核污水這一問題上,日本還有其他選擇,可以不排放到大海中,而且日本也無法證明核污水的排放是完全安全、達標的。
因此國際社會應該阻止日本大量排污,討論制定一套統一的安全措施和辦法,用司法手段向國際法院、國際海洋法法庭提起訴訟或咨詢意見請求。
武漢大學環境法所教授秦天寶認為,日本排放核污水是一個沒有先例的全新的國際法問題,在面對它時,可以考慮跳出過去尋求損害救濟的思維方式,嘗試一種新思路,即利用現有國際法相關機制,參與國際社會針對日本排污行為的評估和監督,規制日本未來行為。
比如,利益攸關國家可以要求日本提供關于排放核污染水安全性的充分的科學證據。此外,利益攸關國家可以要求日本與其就排污活動開展充分的事前協商,也有權派專家參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排污行為的技術和安全評估、監測和監督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