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06日14:00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傾聽親歷者的聲音,對歷史進行回顧和反思,才能面向未來,促進中日兩國和平友好和共同發展。日本前外務副大臣淺野勝人正是這樣一位既經歷了戰爭,又見證了中日開啟友好之門的歷史親歷者。 |
像大多數同時代的人一樣,戰爭也給淺野勝人帶來了痛苦的記憶。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那年他正上小學一年級。他回憶稱,當時日本各主要城市都遭到了美軍的轟炸,自己的家鄉愛知縣豐橋市也沒能幸免,他至今還記得祖母帶著他和哥哥逃難時的情形。戰爭結束后,大多日本民眾生活貧困,當時沒有米飯,只能吃紅薯,學校的學生餐中由美國提供的奶粉成為唯一的營養來源,但后來才知道是這種美國奶粉實際上是給家畜用的脫脂奶粉,這一度讓年幼的淺野勝人非常沮喪。
淺野勝人說,戰爭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受害的都是普通民眾,不管有多大的矛盾和分歧,都不應用武力來解決。經歷過戰爭的人都是憎惡戰爭的,絕對不能讓戰爭再次發生。當前日本輿論出現右傾,淺野勝人表示,這讓他不無擔心。
淺野勝人認為,要促進未來的發展必須對歷史進行梳理,而戰后日本國內并未對戰爭責任進行充分的討論,對戰爭責任的曖昧化使得日本國內一些人的歷史認知出現錯誤。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軍軍需采購對戰后日本的經濟復蘇起到了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幫助日本實現了戰后的經濟騰飛。另一方面,朝鮮戰爭和整個冷戰時期的大背景,也是使得日本戰爭責任被曖昧化的原因。為利用日本來實施對抗,美國將其對日政策從徹底解除日本軍備轉向與日本構建合作體制,戰后日本一些原本被解除職務的政治家又重返政壇。
淺野勝人表示,圍繞歷史認知問題日本國內存在各種不同的看法,而《村山談話》和《河野談話》正是消除戰爭責任曖昧化的嘗試,應當得到繼承。針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預定發表的“戰后70周年談話”,淺野勝人稱希望不是以玩文字游戲的方式來隱瞞過去,而是明確、坦率地承擔責任,以消除亞洲各國人民的擔憂。
對于中日關系的今后發展,淺野勝人稱,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大國,但是日本仍然有值得借鑒的長處。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日本曾經碰到的問題,中日兩國應當加深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他表示,亞太地區的實力對比正在發生變化,日本也在對安保政策進行調整,但是日本必須堅持不參與戰爭的國策,并就安保政策的調整向鄰國進行說明。
在采訪的最后,淺野勝人談到了對兩國年輕人的期待。他稱,對于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中日兩國年輕人來說,戰爭所帶來的苦痛是很難理解的,但是必須認識到,正因為沒有戰爭,人們才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幸福地生活。和平需要彼此仁慈相待、共同努力創造,這樣才能攜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