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08: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半年以來,曾讓安倍為之驕傲的日本經濟頹勢漸顯,安倍政府也隨之承壓。然而,所謂“危中存機”,此時的困局,或許是安倍邁向更為務實經貿外交的開始。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中國成語似乎正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先生身上得以應驗。半年以來,曾讓安倍為之驕傲的日本經濟頹勢漸顯,安倍政府也隨之承壓。然而,所謂“危中存機”,此時的困局,或許是安倍邁向更為務實經貿外交的開始。
自2012年年底上臺以來,安倍已先后出訪逾50個國家,創日本歷屆首相出訪外國數量之最。這一“地球儀外交”盡管收獲了一些所謂的軍事政治同盟等名頭,但在助推日本國內經濟民生方面,卻收益寥寥。與此同時,日國內民眾對于安倍在“地球儀外交”上耗費大量財政預算卻怨聲漸起。
數據顯示,僅2013年,安倍的出訪經費就大大超出預算,日本外務省不得不借用其他項目的預算以應對緊急情況,一度招致批評。
更讓人為之詬病的,是安倍雖然宣稱要“將觸角伸向世界”,卻被自己“家門口”的中韓兩國拒之門外。這一尷尬局面不僅讓安倍的所謂“全球戰略”頓然失色,而且對日本國內經濟的恢復也毫無助益。
如果說“安倍經濟學”仍能發揮其昔日的光環,支撐日本經濟徹底擺脫衰退,那么對安倍政府一系列政治外交舉措的批評,便仍不能傷其筋骨。可惜的是,一系列經濟數據已經侵蝕了“安倍經濟學”這一安倍政府重要執政“合法性”的基礎。
日本內閣府1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經通貨膨脹調整后,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滑0.4%,換算成年率計算下滑1.6%。至此,該國經濟已經連續兩個季度萎縮,走入經濟學定義的技術性衰退。國際輿論驚呼,安倍經濟學已走入窮途末路。
面對國內困局,安倍采取了諸如解散眾議院提前大選等政治手腕欲“力挽狂瀾”,這些做法雖然有利于安倍政府繼續執政,但長期看來,唯有摒棄華而不實的外交策略,轉而采取更為務實的經貿外交手段以提振經濟,其執政根基才能從根本上得以穩住。
而在日本政府面臨的經濟外交任務清單中,加快推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應置于前列。這三個重要的東亞國家一旦達成自貿協定,將對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強大助力,進而有力促進日本經濟恢復。
日前,中韓自貿區已宣告結束實質性談判,明年年初便有望達成。屆時,對于在汽車、數碼、家電等領域與韓國企業競爭激烈的日企而言,將明顯面臨不利局面。日本如不思迎頭趕上,便面臨被韓國“擠出”中國市場的危險。
對于這一狀況,日本業界亦有擔憂。在9月初舉行的中日韓自貿區第五輪談判中,日本代表亦暗示,希望于2015年前結束談判。但毋庸諱言的是,日本政府的政治意愿,仍是影響這一談判的一大不確定因素。
“我們認為,(中日韓)三國之間穩定的政治關系是(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順利推進的基本保障。”日前,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
“解鈴還需系鈴人”。至于是什么影響了三國之間本應穩定的政治關系,世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