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08:52 來源:環球網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地的“軍事同盟”多已淡出人們的視線。然而,在亞太地區,日本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卻日益熱絡,令本地區愈來愈多地瞥見冷兵器的寒光。 |
安倍登日本自衛隊表演機 飛機標號為731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地的“軍事同盟”多已淡出人們的視線。然而,在亞太地區,日本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卻日益熱絡,令本地區愈來愈多地瞥見冷兵器的寒光。
在10月3日舉行的日美安全磋商委員會上,雙方表示,為合作應對“21世紀威脅”,將加強日本自衛隊和美軍的防衛合作,并將于2014年底前制訂新版《日美防衛合作指針》。此外,從今年12月起,美軍將在其駐沖繩嘉手納基地部署P8反潛偵察機;美方明年春天將向日本派駐“全球鷹”無人偵察機;為應對“網絡攻擊”,日美決定每年舉行兩次副部長級會談,交換信息;日本自衛隊和美軍還將強化包括人員培訓、聯合演練在內的合作。美方明確表示,隨著亞太再平衡的持續推行,美國將強化日本應對未來地區及全球挑戰的軍事能力。日美的這些行動表明,兩國軍事同盟越拉越近乎,越鬧越邪乎。
《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的產生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當時,針對遠東地區美國整體實力的衰弱以及蘇聯軍事力量的增強,日本與美國經過兩年多的協商,于1978年制定了該“指針”,就防止侵略、日本遭到武力攻擊以及遠東地區發生對日本產生重要影響的事態時雙方的合作做了具體規定。1996年后,日美兩國對該“指針”進行了多次修改,越來越強化兩國軍事合作的作用。
如今,日美強化軍事同盟,是兩者戰略互有需求的體現。在經歷了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戰爭后,美國已有些捉襟見肘,可謂內外交困。在此情形下,美國對其全球戰略的表述中,“分擔”一詞便屢被使用。在西線,面對利比亞、敘利亞等熱點問題,美國強調歐洲盟友要多多“分擔”。在東線,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則要求日本多多“分擔”。
美國想利用日本牽制中國就難免偏袒。在釣魚島問題上,屢屢聲稱不持立場的美國卻每每顯得言不由衷。不久前,筆者在華盛頓一家智庫參加活動時,聽到一些美方人士發表了不少“高論”。兩位美國軍方人士認為:中國艦船在釣魚島周邊海域的活動已常態化,表明中國改變了釣魚島的現狀,“中國正在潛在挑戰國際法體系,發出了錯誤信號”。一位美國學者告訴筆者,在釣魚島問題上美方很多人與中方有不同看法,認為歷史文件不支持中方的說法,也不應將去年日方對釣魚島的行動定義為“國有化”,而只是“購買”。甚至有多位美國專家告訴筆者,他們根本不認為日本正在走向軍國主義,日本加強軍力的目的是想“承擔更多責任”,是好事。
正是在上述種種思維主導下,美國對日本政府修改關于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憲法解釋、制定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和增加防衛預算等舉動“表示歡迎”,這事實上是在縱容安倍政權急劇“右轉”。安倍及其政府的言行,已毫不掩飾否定二戰成果、改變和平憲法進而改變日本走向的政治意圖。日本這樣一個不愿對歷史進行反省甚至否定歷史的國家,其軍事指針的改變對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而言,絕不是福音。在一定條件下,日本軍國主義的膨脹及其危害并不以美國的意志為轉移。一位在白宮擔任高官的學者曾笑言:“別老說美國戰略,美國其實沒有什么戰略,不過是因事制宜而已!贝搜远喽嗌偕儆衅湔鎸嵭。美國的戰略性舉動更多地具有實用主義和尚武特色,也因此難免目光短淺并有著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特性。美國不合時宜地將中國視為“假想敵”,無形中令西太平洋生出許多事端。安倍政權則利用美國的錯誤,狐假虎威,自鳴得意。從身著軍服鉆入戰車,再到近日高調登上硫磺島,安倍步步為營,得寸進尺,甚至敢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發出“如果大家想叫我右翼軍國主義者,那就請便吧”的言論。
歷史早已表明,用爭議島嶼操縱民意,恰如打開一只“潘多拉魔盒”,日美軍事同盟的“升級”,無疑又加劇了“潘多拉魔盒”的危害性,F在,日本就要成為亞太地區先進軍事裝備的“威懾基地”,這背后日美火藥味十足的“同盟”,與該地區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時代潮流是格格不入的,必將遭到歷史唾棄。(溫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