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李京澤)《福田赳夫評傳——尋求戰后日本的繁榮與安定》中文版發布暨“福田赳夫與戰后日本”專題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昌林出席開幕式,并為《福田赳夫評傳》中文版揭幕。
福田康夫向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為《福田赳夫評傳》一書的翻譯出版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謝。他表示,期待該書能夠對中國的戰后日本政治、經濟、社會研究發揮應有的作用,希望其能為日中關系的安定成長貢獻一點力量。
王昌林在致辭中指出,《福田赳夫評傳》以大量未公開的“福田筆記”、日記材料為素材,描繪了福田赳夫的一生。該書中文版的出版不僅有助于中國學界深化福田赳夫思想研究,而且有助于我們從日本發展歷程中獲得啟迪。
他說,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周年,兩國關系處在重要節點,雙方要不忘初心,始終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定的原則共識,客觀理性看待彼此發展,友好相處、合作共贏,促進中日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楊伯江認為,福田赳夫將與亞洲鄰國的關系置于外交重要地位,曾就日本對東南亞政策提出著名的“福田主義”。與中國領導人一道推動實現《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成功簽署,是福田赳夫最重要的外交功績。條約以法律形式為中日兩個鄰國確立了和平共處、世代友好的大方向,為擴大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開辟了廣闊前景。對日本外交而言,“福田主義”所包含的和平、平等、協調理念至今仍不乏重要借鑒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趙劍英認為,該書既是一部文筆生動的人物傳記,又是一部資料翔實、視野宏大的學術著作,對于研究福田赳夫先生的思想遺產,戰后日本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發展脈絡,以及戰后亞太區域發展和國際關系問題,都頗具參考和借鑒意義。
《福田赳夫評傳》主編、日本防衛大學原校長五百旗頭真介紹了該書的資料收集和梳理過程,并根據書籍的四個部分對福田赳夫的一生進行了追溯。他同樣認為,福田赳夫重視同鄰國的外交,這一點對今天的日中關系有重要借鑒作用。
研討會上,中日兩國學者圍繞《福田赳夫評傳》一書的戰后史價值、中日關系、日本政治變遷、日本社會轉型等角度展開了深入討論。大家認為,該書為中國學術界觀察戰后日本政治、外交提供了獨特的視角,“福田主義”包含的一系列理念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協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