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姜惠敏】據日本共同社3月27日報道,日本京都大學副教授池田華子(眼科學)的團隊27日宣布,已成功使用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揭示了眼疾“結晶樣視網膜變性”的部分發病機制。相關研究成果27日以后將刊登在《美國科學院院報》電子版上。研究團隊指出,該項研究將有助于治療和藥品研發,將力爭實現臨床應用。
據團隊介紹,結晶樣視網膜變性是一種遺傳性視網膜變性疾病,若惡化則有可能失明。據估算,日本國內約有患者1500~2000人,具體發病原因不明,也未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據報道,該團隊在本次研究中制作了源自3名五六十歲女患者皮膚細胞的iPS細胞,然后使其轉化成視網膜細胞,在體外再現病癥。研究人員發現,視網膜細胞內存在過量膽固醇,阻礙了分解無用物質的自噬作用,并最終引發了細胞變性或細胞壞死。而將有減少膽固醇作用的化合物“環糊精衍生物”注入由患者iPS細胞制成的視網膜細胞后,細胞壞死則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