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8日09:45 來源:解放日報
一到暑假,許多中國學生就“沉浸”在各種補習、興趣班中,加上學校留的作業,孩子的課業負擔甚至比平時還重。 |
一到暑假,許多中國學生就“沉浸”在各種補習、興趣班中,加上學校留的作業,孩子的課業負擔甚至比平時還重。
在日本,孩子們通常沒有繁重的作業,他們又是如何度過這個漫長的假期呢?
組織文體活動
日本中小學生的暑假一般從7月底開始,一直持續到9月初,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暑假里,學校的老師和家長都會鼓勵孩子們去親近自然、認識社會,學習課堂里無法獲取的知識。
一般而言,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會在暑假舉辦各種興趣培訓班吸引學生參加,如“料理教室”、“林山學園”等。
暑期同時也是日本小朋友強身健體的最佳時間。學校里的體育館在假期通常是不閉館的,學校除了在暑期組織各種體育活動以外,還鼓勵學生們自發到學校進行體育鍛煉,增強他們的體魄。
日本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組織對學生的暑期生活也很重視。日本政府為孩子們制訂了類似于《兒童體驗活動信息冊》的手冊,幫助孩子們過一個踏實而有意義的暑假。名古屋市教育委員會就專門印發了這樣一本《兒童體驗活動信息冊》給每個中小學生。冊子里按“愉快的時間”、“和生物在一起”、“參觀公共設施”、“動手制作”、“學習和思考”、“鑒賞和修養”、“展覽會和特殊活動”等項目分類,將市內主要公共設施和民間機構特意為兒童暑假安排的一百多個活動內容、具體時間和報名方法等告知家長和孩子們。家長和孩子們也是根據這些資料尋找合適的內容,早早地就報名預定好了時間。
這些社會活動多種多樣,比如組織學生回收垃圾等環保活動,讓孩子去鄉下農民家庭參觀或者種菜、插秧,讓他們了解糧食是怎么來的,還會組織學生參觀工廠、科學館等地方,進行社會現象和環境觀察調查等等。
日本學生的暑期活動非常豐富,但對于學生生存能力的培養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為提高抗震技能和意識,暑假期間,一些機構會舉辦模擬地震活動,在社區布置模擬地震設備,讓學生較真實地體驗地震場景,讓他們從中掌握很多抗震知識。
日本還很重視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日本中小學有各種學生自發組織的社團,種類涉及足球、爬山、樂器等,每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參加。這些社團在假期也會組織“合宿”,即集體去海邊或山地旅行,成員吃住都會在一起。
歷史悠久的“自由研究”
除此之外,日本還有一項叫做“自由研究”的傳統項目。
所謂自由研究指的是什么呢?顧名思義,就是自由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在日本,這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
不過,雖然說是自由研究,但也有大體的領域,而且確定了規則和流程。
自由研究的領域主要分為:科學和理科實驗、圖畫和藝術創作、觀察植物和昆蟲等、社會科學方面的調查等。從這些領域中選擇一種,花費1個月進行研究。
做研究的關鍵是尋找課題。例如自己對什么感興趣?喜歡什么?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很難花費1個月時間去研究。此外,過于簡單、很快就結束的課題也不適合自由研究。
其次是設定主題。研究的主題如果和過去相同也沒關系,只要在某些地方根據自己的情況繼續下功夫即可。
此外,要進行具體的準備和預先調查。如果是科學實驗,有時要借用學校的顯微鏡等,因此需要老師的許可。即使是植物和昆蟲觀察以及圖畫創作等,也需要準備工具和材料。如果進行調查,要去圖書館借相關的書籍,或者讓父母購買。接下來,要制訂研究計劃,確定暑假的前半段、中間、后半段做的事情,獲取數據,或者進行問卷調查。
最后是進行總結。為了易于發表研究內容,學生要把總結寫到大紙上,或者想方設法使數據一目了然。研究結果會在開學的時候交給老師,并在全班進行公開展示。老師還會把父母都召集起來,輪流展示研究成果。日本孩子們的選題也很豐富多樣,例如:“下水道井蓋調查”、“恐龍滅絕探究”、“喇叭花的生長過程”等等。
橫濱中區國際交流處老師宋悅說,為了完成作業,孩子們會在暑期養昆蟲或小動物,進行觀察,到圖書館看書收集資料,或是找一些相關活動參加,充實自己的研究。
橫濱市立港中學校長木村表示,這樣的研究性學習可以讓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探索精神得到提升,激發他們身上的各種潛能,同時對于孩子未來的自我定位也有積極作用。
(王一 綜合自《國際先驅導報》、新華網、日經網)